美國債務超過意大利GDP 143%,全球貨幣刺激正在重塑資產邏輯和風險!

美國債務超過意大利GDP 143%,全球貨幣刺激正在重塑資產邏輯和風險!

全球經濟目前正在努力應對關鍵問題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債務可持續性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美國政府債務負擔有望實現歷史性突破。另一方面,全球持續的貨幣刺激正在重塑資產市場,各類資產表現和資本流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走勢。這兩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因素共同構成了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的核心框架。

美國政府債務負擔:歷史性突破與國際比較

意大利和希臘等歐洲國家公共財政的脆弱性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在2010-2012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期間,兩國都依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的救助來緩解危機。然而,這種情況現在正在發生逆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預計將在本世紀首次超過意大利和希臘,公共財政惡化將成為全球經濟的重大問題。

IMG_256

美國債務和赤字“雙高”局面

根據IMF數據,到2020年代末,美國廣義政府債務佔GDP的比率將攀升20多個百分點,達到143.4%,創疫情后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預測,到2030年,美國年度預算赤字將保持在7%以上,遠遠超過其他富裕國家,凸顯財政失衡的持續存在。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則更為悲觀,指出2030年後美國債務佔GDP的比例將繼續上升。安聯投資研究所的馬哈茂德·普拉丹認為,持續的赤字推高債務水平反映了美國財政政策的深層次問題。

“雙重視角”:優勢與擔憂

從債務指標來看,美國債務壓力呈現“表面高點和結構性緩衝”的雙重特徵。以“扣除金融資產後的政府淨債務”衡量,美國債務水平比1920年代末的意大利低約10個百分點。彼得森研究所的喬·坎農指出,雖然這一指標更好地反映了真實的債務負擔,但美國的淨債務也在持續上升。

美國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其借貸能力比意大利和希臘等國家更大。然而,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詹姆斯·奈特利指出,隨著債務攀升,這種優勢正在消失,而且自從債務超過歐洲以來,公眾輿論也發生了轉變。政治僵局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威脅。坎農認為,兩黨分歧使得減少巨額赤字變得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菲爾德警告說,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預測依賴於多個樂觀條件的同時滿足,包括未來生產率增長、關稅收入、人口結構改善和穩定利率。

IMG_257

全球貨幣刺激浪潮與資產市場新變化

隨著美國財政壓力加劇,全球貨幣刺激政策的持續正在深刻影響資產市場。過去兩年,全球央行已實施312次降息,全球最重要央行美聯儲預計下週將再次降息。在此背景下,美國GDP增長了11%,但資產市場表現更為亮眼,各種資產經歷了繁榮、泡沫和貶值的交織。

美國國債市場:零息債券的崛起和債券義務警員的撤退

事實證明,哈特尼特購買零息美國國債的建議具有高度前瞻性。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零息債券不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從而降低了再投資風險,自 2025 年 7 月以來的回報率為 10.7%,與納斯達克指數相當,並優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

儘管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機構減持債券創下了自 2022 年 10 月通脹見頂以來的新高,但美國國債依然強勁。 Hartnett預測,如果2025年9月CPI同比增速跌破3%,債券義務警員將被迫平倉。他還以美國政府關門24天導致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20個基點為例,開玩笑暗示英國和法國可能會學習這種“關門策略”。

IMG_256

多資產類別:歷史資金流入和市場複雜性

根據美國銀行基於 EPFR Global 數據的年化預測,2025 年股票、現金、黃金和投資級債券都將在資金流入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股票基金預計將流入 6,930 億美元,位居歷史第三位;現金基金預計將吸引 1.1 萬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黃金和投資級債券預計將分別獲得 1080 億美元和 4150 億美元的收益,均創歷史新高。

這一現像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人工智能支出的激增推動股市創出新高、企業盈利和經濟基本面穩健;全球借貸成本下降導致債券收益率下降;不確定性的增加凸顯了黃金的避險屬性。然而,未來複雜的市場動態:不可預測的美國貿易政策是2025年市場波動的根源,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構成挑戰;美聯儲的利率軌跡仍存爭議,美國政府關門導致經濟數據缺乏,進一步擾亂市場。

財政風險與資產市場的深層聯繫

美國財政債務和全球資產市場相互關聯且脆弱。美國通過發債維持赤字,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壓低債券收益率,為財政融資創造低成本環境,間接推高資產價格。資產市場的繁榮掩蓋了財政風險並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

IMG_257

然而,這種平衡很容易被打破:財政赤字擴大或美聯儲因通脹而收緊政策可能會導致債券收益率飆升,從而影響股市和黃金市場。歐洲國家財政狀況的改善也可能吸引資本外流,從而改變全球資本格局。展望未來,全球市場需密切關注美國兩黨能否就財政整頓計劃達成協議,以及美聯儲在通脹和債務壓力下的利率調整路徑。這些因素將影響美國緩解財政風險的進程和全球資產市場的走向。



zh_HKChinese